邮件系统登录
站内检索
2017年重庆农技推广工作成绩斐然
发布时间:2018-01-08 13:17:40    作者:综合信息科    来源: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点击:2832

2017年,重庆市农技总站紧紧围绕市委一号文件和《全市农业工作要点》,紧密结合推广工作实际,严格对标对表,狠抓落地落实,全市农技推广工作成绩斐然。

强化生产监测分析,构建大数据库有新突破。一是努力夯实种植业发展基础。发布粮油苗情动态监测简报13期,土壤墒情简报24期,蔬菜当月产销形势和下月上市预报24期,主要肥料品种价格监测月报24期,地产水果价格周报32期和产销月报12期,监督抽检化肥商品质量80个,完成全市耕地质量年度监测报告。二是建成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库。十年磨一剑,成功构建了重庆市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库,亮相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获得好评;运用大数据形成《重庆市耕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支撑锦程公司实施农业部柑橘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试点。

扎实开展试验示范,集成技术模式有新进展。建立超级稻-再生稻核心示范基地1015亩,两季平均亩产1137公斤,集成了优质中稻-再生稻亩产1000公斤技术规范;示范稻田综合种养面积62万亩,形成了十余种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和配套技术;姜瘟病综合防治试验明确了生姜土壤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形成了以微生态调控为核心的防控技术;实施143个粮油作物化肥利用率试验,首次组建了全市主要粮油作物肥料利用率评价专家组;开展肥料田间试验6个和水溶肥试验11个,集成了叶类蔬菜微喷灌、果园自压式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评价地力改良土壤,耕地质量建设有新提升。一是耕地质量评价稳步推进。评出了重庆耕地等级情况,整理了全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空间,开展了耕地质量变更调查采样化验,采集8821个采样点,为2018年耕地质量变更调查评价做好了准备。二是酸化土壤改良有序实施。土壤调酸改良实施面积8.15万亩,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初步凝练形成酸化土壤改良技术规范,总结完成重庆市耕地质量保护模式中土壤调酸改良相关内容。

提高供给质量效率,种植结构调整有新成效。一是粮油结构调整收效显著。积极引导各地推广优质高产、特色高效粮油品种,2017年全市特色效益粮油作物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350万亩。其中,发展优质水稻465万亩,优质率增长1.8个百分点达到44.8%;鲜食玉米47万亩较上年增12%,青贮玉米9.17万亩同比增幅73%,特用玉米占玉米面积比重由6.6%增加到7.9%;高淀粉型马铃薯148万亩,早熟菜用春马铃薯32万亩;高淀粉型甘薯135万亩,鲜食型甘薯56万亩;优质油菜110万亩,全市油菜“双低”率和含油率分别提高近4个和1个百分点。二是经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柑橘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进一步调优至25:34:41;李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成为继柑橘后的第二大水果;蔬菜重点推进平坝、浅丘、中山、高山等不同产区协调发展;茶叶增加了红茶、白茶、黄茶生产量,恢复了沱茶、砖茶、茉莉花茶生产,产品结构更加丰富。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推生产转型有新贡献。一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提质增效。指导8个区县开展部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优质中稻218万亩、马铃薯37万亩、油菜30万亩、柑橘32万亩,推广了一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实现了优质良种覆盖率98%以上、节肥节药5%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和机械化率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等创建目标。二是有机肥替代化肥进展顺利。指导6个区县实施部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遴选实施主体152个,实施面积11.12万亩,其中永川项目实施进度过半,忠县种植绿肥覆盖1万亩果园,万州在示范区增施1.3万吨有机肥替代20%化肥用量,以上工作受到农业部督导组充分肯定。三是化肥零增长行动效果明显。2017年全市油菜化肥利用率达到38.7%,单位面积化肥用量率先实现零增长;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预计36.5%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85.1%,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分别达到60.2%和58.1%,化肥使用总量(纯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同时积极应对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强化区县责任分解和督促检查,完善形成化肥零增长行动档案资料和中央环保督察销号支撑材料。

全力推进质量兴农,促进三产融合有新发展。一是持续加强标准化工作。负责起草农业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36项,《农用沼液》国家标准完成第一轮征求意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奉节脐橙》两项地方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其余33项标准按计划编制;联合重点区县累计创建109个果菜茶部级标准园,产业安全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提升。二是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酉阳“花田贡米”被央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专题报道;“花坝糯玉米”成为市内闻名的绿色食品品牌;“巫溪洋芋”列入中欧首批互认农产品名录,重庆马铃薯成功打入欧洲市场;“奉节脐橙”品牌价值在全国橙类排名第一;“永川秀芽”荣获中国茶叶优秀区域公共品牌;“巫山脆李”以总分第一获得全国优质李鉴评会金奖,作为地方特色李代表产品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三是积极拓展种植业功能。以标准化为基础、品牌化为手段,深入挖掘种植业精深加工潜力和休闲景观功能。全市建设油菜观光基地30万亩以上,举办菜花节累计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亿元以上。协助区县举行荞花节、梨花节、桃花节、斗茶大赛、水果采摘等富有区域特色的休闲观光和农事体验活动,有力提升了种植业综合效益,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注重科技创新应用,全站科研攻关有新成果。一是奖励论文硕果累累。2017年实现了科技奖励和科技论文“双丰收”,农技总站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2017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拟奖公示名单中,以第一完成单位拟获一等奖1项;全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及各类省级期刊,发表科技论文19篇。二是科技项目齐头并进。承担国家科技部和重庆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12项,涉及粮油、蔬菜、特经、土肥等多个领域,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于2017年6月顺利结题,另1项科技部项目和10项市科委项目进展良好。三是主推技术应用广泛。遴选推介26项种植业主推技术,开展各类技术培训68期,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5362人次,建立技术示范片178个,切实推动了先进实用技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