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登录
站内检索
巫溪县农业概况
发布时间:2017-08-25 14:15:00    作者:    来源:    点击:53579

       巫溪县属渝东边陲县,位于长江三峡风景名胜“金三角”旅游区,东邻湖北,南依长江,北傍陕西,西通渝州。县境地跨东经108°44″~109°58″,北纬31°14″~31°44″。立体地貌颇具特色,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土地面积403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89个行政村,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12.6万户,农村劳动力26.7万人。2014年农业总产值21.58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32.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97万亩,总产量2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10.5万亩,总产量17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1万亩,肉类总产量4.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812吨。农民人均年收入6392元。

一、自然资源

地形:全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占93%;地形东、西、北高而中南部低,绝对高差2657.4米,一般相对高差1000米,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大宁河出境处祝家河海拔139.4米,为全县最低点,东部神农架原始森林山脉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为重庆市最高点。县境地处中纬度,地处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温湿适度,立体气候颇具特色。水系发达,长江一级支流大宁河穿越县境。

气温:县城一带低山河谷,年平均气温18℃左右,银厂坪以上山地,则小于5℃。全县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均温下降0.65℃;夏季递减偏小,为0.58℃,冬季偏大,为0.7℃。一日内最低气温出现在早晨6-7时,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3-16时,日较差8℃左右;一年中,气温最高在7、8月份,最低1月份,月较差21℃左右;年际气温变化较小,一般不超过1.4℃。

积温:低山区,大于10℃的日数有286天,积温5996℃;中山区,大于10℃有248天,积温4844℃;半高山区,大于10℃有200天,积温3469℃;高山区,大于10℃有137天,积温2098℃。

降水:降水量地域分布,县境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30-1950毫米之间。除大宁河(干流)、白杨河河谷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外,其余地区均大于1300毫米。大旱的1966年,城厢仅降水707.7毫米;多雨的1963年,尖山降水2980毫米。年平均雨日,低山河谷约133天,中山约146天,高山大于200天。一年之内各月降水日数,9月最多,1月最少。夏半年最多,约占全年的78%;冬半年最少,约占全年的22%。

雪霜:境内低山河谷地带年均霜日11天,12月初始霜,次年元月末终霜。上磺、文峰等槽坝年均霜日40天,11月下旬始霜,次年3月中旬终霜。红池坝、西流溪等高山地带年均霜日大于100天,霜期达8个月左右,9月下旬始霜,次年5月中、下旬结束。平均无霜期,低山河谷地带约310天,中山地区约255天,高山地区约116天。降雪日数,低山很少,中山约10天,红池坝一带年均降雪日数一般在50天以上。地面积雪时间,高山区3-4个月,最大积雪深度1米左右;中山以下地区多在3-5天均可融化,最大雪深20厘米左右。

日照:县境内日照时数,低山区(城厢)多年平均1589小时,最多年(1978年)1905.8小时,最少年(1982年)1295小时;中山区(古路)多年平均1568.7小时,最多年(1971年)1810.5小时,最少年(1964年)1426小时;高山区多年平均1378小时。

风速:低山地区平均风速每秒1.8米,中山每秒1.2米,8月份最大每秒2.4米。风向多为偏东或偏西南风。

二、产业发展

马铃薯产业:马铃薯产业是我县“三朵金花”之一,全县常年种植面积54万亩,是重庆市无公害马铃薯产地县,巫溪洋芋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目前,全县已建成马铃薯专家大院1300平方米、水培室2640平方米、组培大楼3000平方米;原种基地6000亩,产一级原种8000吨;建良种基地10万亩,产良种13万吨,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的脱毒马铃薯基地。国家部级、市级领导多次到巫溪指导马铃薯繁育工作,对巫溪脱毒马铃薯产业飞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2013年7月14-16日,以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巫溪召开,这是中国马铃薯大会首次在行政县举办。2014年5月14-16日,“国家引智示范推广基地—2014年马铃薯晚疫病预警防控培训会”在巫溪召开。2015615-19日,亚太地区马铃薯晚疫病预测和防控国际研讨会在巫溪召开。

特色水产:2014年巩固提升名优土著鱼种场5个,新增流水养殖面积6000m2,在全市首次引进俄罗斯鲤鱼10万尾试养殖成功,率先实现云南盘鮈(巫溪俗称“游筒子”)的人工繁殖,全县渔业养殖(含大水面生态养殖区域)面积达1.53余万亩。养殖品种既有大鲵、裂腹鱼、鲟鱼、虹鳟等珍稀名优鱼类,也有鲤鱼、草鱼等常规品种,为物种资源保护和保障水产品市场供给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我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名优土著鱼发展异军突起,“巫溪洋鱼”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大鲵全人工繁殖和仿生态繁殖技术攻关取得成果,巫溪洋鱼人工繁殖技术已经成熟,为我县的冷水鱼类养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质蔬菜:2014年建设城镇保供、中高山错季、加工外销型蔬菜基地13.5万亩,在文峰和县城建设蔬菜冷库2500m2、气调库1000m2一线保供蔬菜基地蔬菜种类、品种齐全,以满足县内蔬菜供应为目的,保证蔬菜周年均衡供应。二线加工蔬菜基地主要有魔芋、食用菌、生姜、豇豆、黄瓜、萝卜、辣椒、糯玉米生产基地。三线外销型蔬菜基地5万亩,以发展甘蓝、大白菜、萝卜、辣椒、四季豆、菜马铃薯、生菜、玉米等蔬菜为主,产品销往重庆、陕西、湖北等省市。

畜禽产业:成功探索“小规模、大集群、标准化”模式,全年出栏山羊60万只,建成山羊种羊场15个、扩繁场 98个,启动山羊养殖小区 15个,发展山羊养殖大户675户,初步建立种羊全系谱档案,成为全市草食牲畜重点县;出栏大宁河鸡587.5万只,规模化养殖率达36.3%。巫溪“大宁河鸡”在第“十一届国际西部农展会土鸡大比拼”决赛上,荣获“鸡后”的美誉。

中药材:我县中药材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类齐全,产品量大质优。58年国务院周恩来总理亲自授予巫溪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称号,2004年被中国进出口商会授牌为中药材自由进出口基地县,目前,巫溪中药材产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中药材在地面积发展至15万亩以上,较2013年增长15%,其中种源基地5万余亩,商品示范基地3.02万亩,大宁党参和太白贝母种分别达到15962亩、621亩,较2013年分别增长30%和85%。

三、龙头企业

市县级龙头企业总数达68家;新增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7个,其中股份制专业合作社18个,农民合作社累计注册数达501个,共4.54万农户参加合作社,带动农户2.42万户,农民参合率达37.28%,比上年末提高7.48个百分点;新发展家庭农场88个,总数达446个。

四、品牌培育

        全县已发展特色产业“三品”基地67.7万亩,无公害14.5万吨,绿色1.28万吨,有机0.38万吨;拥有三品一标一名牌认证农产品12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3个,绿色食品认证8个,有机农产品4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商标7个,市名牌农产品5个,巫溪马铃薯、玉米、茶叶、水产品、大宁河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县整体认证,款冬花获得GAP认证,魔芋、烟叶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大宁河鸡”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县被确定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粮油基地县、重庆市草食性牲畜重点县。

分享到:
重庆农业概况